四野战将如云,李天佑、韩先楚、邓华、刘亚楼、梁兴初、钟伟等众多将领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,但也有一些名气不那么响亮、却同样能力出众的将领本地股票配资公司,陈光就是其中之一。
陈光在东北战场的表现,曾给人一种“无关紧要”的感觉,然而他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的贡献非常大。仅凭他担任过的两个职务就可以证明这一点:他曾代理过红1军团军团长,也代理过115师师长。换句话说,红1军团出身的将领和抗战时期加入115师的指战员,都把他称为“首长”。
抗战结束后,陈光被派往东北工作,担任成立的东满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,司令员是周保中。虽然周保中有着更丰富的指挥经验,因为他长期在抗联工作,但陈光同样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,他指挥的东满部队曾打了几场关键的战斗。
展开剩余64%1946年10月,陈光担任了6纵的司令员,而这个部队大多由他曾经带过的老部队组成。6纵的16师是新四军3师7旅,前身便是红1军团的部队;17师、18师则是抗战时期在山东发展起来的部队,陈光也曾在山东军区担任要职。
然而,在南下作战过程中,陈光与野司首长的意见产生了分歧。虽然陈光在作战上能力突出,但性格上比较直率、不拘小节,容易给人留下与上级不合的印象。由于一些争执,他身心疲惫,最终因病离开了6纵。洪学智随即紧急接替了他的职务。
离开6纵后,陈光失去了带兵作战的机会。虽然有传闻说他后来担任了松江军区司令员,但实际上松江军区是后方军区,李天佑负责此职务时,主要任务是清除匪患、保卫东北局及总部的安全,动员群众参军、征粮、开展土改等,属于二线工作。
1948年春,辽东军区撤销后,东满军区司令部的基础上组建了第一前线指挥所,陈光成为副司令员。虽然该指挥所的级别低于总部,但其指挥任务与过去不同,它不直接辖属任何部队,而是根据任务调配部队。当时的任务就是围困长春,指挥所通过调集多支独立师及主力部队,进行围困作战,虽然打斗不多,但更多的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发挥作用。
不久后,陈光被调离第一前线指挥所,第一兵团的指挥重心转向了萧劲光、陈伯钧和其他将领。辽沈战役后,陈光率领四个纵队进入关内。平津战役后,他被任命为四野副参谋长。
四野的参谋长有两位,一位是萧克本地股票配资公司,另一位是赵尔陆,分别负责作战和后勤保障工作。副参谋长则由陈光和聂鹤亭担任。随着南下作战的深入,陈光虽然依然在司令部工作,但更多的是在幕后,而实际作战指挥则交给了前线的兵团司令和军长等领导。可以说,从1947年起,陈光便不再亲自带兵,虽然按照他的资历和能力,担任兵团司令员完全没有问题,但他的角色逐渐显得次要。相比土地革命和抗日时期的风头,他在后期的军事生涯中,似乎变得有些可有可无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